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运维审计不支持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运维审计不支持的原因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银行运维审计是什么?
指在某一个特定的网络环境下,为了保障网络和数据不受来自内部合法用户的不合规操作带来的系统损坏和数据泄露,而运用技术手段实时收集和监控网络环境中每一个组成部分的系统状态、安全***、网络活动,以便集中报警、记录、分析、处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如何从运维角度抵御系统风险?
细致周到、安全合规是运维人员抵御系统风险的重要原则
细致者,认真也,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次操作和检查,不遗漏不轻视
周到者,全面也,多角度看待系统存在的风险和隐患,不盲目不狭隘
安全者,防护也,培养信息安全意识和安全攻防技能,不惧内不怕外
合规者,底线也,按照法律法规和公司规章制度操作,不违法不妄动
以通用的Web系统为例,系统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服务不可用、数据不可用、内外部攻击等。服务不可用的原因包括应用服务器宕机、***使用率过高、服务异常终止、服务请求过大等,数据不可用包括数据损坏、数据丢失、数据库服务器异常等,内外部攻击包括软硬件安全漏洞等。为了防范上述风险,有如下主要措施:
有备无患,做好预案。作为运维人员,首先要对所运维的系统有全面的认识,熟悉系统功能、软件架构、业务量、风险点等关键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编写运维手册和应急处置方案,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运维背景、系统介绍、巡检与监控、备份与恢复、安全配置与防护、应急处置、沟通机制等。
做好系统巡检和监控。按日或不定期地对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磁盘/内存/CPU/网络带宽使用率、Web/FTP等服务可用性、业务请求量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过***扩容、服务重启等方式予以解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做好系统备份和恢复。对于业务应用程序包,要在每一次投产前进行备份并编码;对于业务数据,要通过全量或增量等方式进行备份。一旦发生程序包损坏或数据丢失,要启动恢复机制,及时回滚/替换应用或数据。
做好系统安全配置。应用系统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只要存在就有安全隐患,因此要按照基线要求对服务器和软件进行安全配置,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同时定期开展安全扫描,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对于新发现的安全漏洞,要及时打补丁。除了外部安全隐患,内部安全隐患同样不能忽略,主要措施一是对运维终端进行安全加固,二是不出借运维终端及运维账号,三是定期开展运维账号审计。
按章操作,合规运维。作为运维人员,主要职责是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未经允许非经测试,不擅动生产系统和生产数据。对于生产数据的改动,要经过审批,记录在案,明确责任人和事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及时沟通,多方协作。对于巡检和监控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按照处置流程与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协力处置系统风险***,避免擅自行动、自行消化。
系统运维即是小事也是大事:小的时候天下宁静,一切均是常规动作,运维人员没有存在感;大的时候却能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严重者导致巨大经济损失或公司倒闭,微M的删库***还在眼前。
最后总结一句,风险不可消除,只能避免,而避免风险的主要原则就是细致周到、安全合规,但愿天下宁静。
如何解决运维方式过于分散,相关责任方协调困难的现状?
大家好,我是IT老手。本人曾经担任过跨国公司IT系统运维经理的工作,简单谈一下我的经验。
运维分散的原因
运维方式分散,一般是由于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遗留的各种系统,硬件设施,种类繁多,互不兼容,从而导致运维人员过多,而且无法互相Backup。公司IT***浪费,而且管理困难。有些公司是由于在不断并购重组其他公司过程中,没有及时替换原公司的IT硬件,系统,从而导致多个运维团队的存在。
如何解决?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对公司的所软硬件设施进行到底盘点,梳理,评估。进而整理成报告,做一个全面的未来一体化整合方案,该淘汰的淘汰,该替换的替换。然后制定长期的运维升级优化策略,同时要考虑集团公司的整体业务发展规划。
然后逐步实现运维的共享化,建立共享服务中心。能远程维护的,将服务人员全部放在共享中心,每个现场只放一两个IT硬件及核心系统维护人员。这样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为公司节省成本,还可以实现人员的相互Backup。
【总结】
当然,除了内在共享建设,还可以选择将部分维护工作外包给专业的运维服务公司,同样可以达到集中管理,提高效率,节省成本的目的。欢迎关注@IT老手 ,一起探讨共享建设及IT外包运作的话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运维审计不支持的原因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运维审计不支持的原因是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